隨著近年來台灣有越來越多人開始從事登山健行、戶外活動,不時會耳聞登山意外的新聞,「山永遠都在,生命才是最重要的」,這是每個登山前輩一定會給登山新手的提醒,而登山究竟要注意哪些安全準備呢?讓小編來說給你聽!
登山有哪些安全注意事項?
1. 登山路線
對登山新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「登山路線的選擇」,確認自己的目的地,並選擇適合自己等級的路線為首要任務!決定路線後,再開始確認登山口的位置、交通方式,登山路線上是否有補給站或是水源等,適當地在路線中安排幾個有水源的休息點。
2. 登山裝置
除了一般的登山裝置如登山鞋、登山杖等,台灣百岳眾多,一座山可能有無數條路線,學習使用可離線紀錄足跡的 GPS 裝置或 App 也很重要!掌握自己的位置,能夠帶來安全感,如果有事情發生也能即時讓山下的人知道狀況。
3. 隊友的選擇
剛開始登山的新手,如果有願意一起爬山的朋友,一定會加深對登山的熱愛!不過在選擇登山隊友上也需要特別注意,有時候遇到品質不佳的組隊,反而比一個人爬山更危險。
曾有人說「有經驗的人,未必喜歡當領隊、教你爬山」,有可能會遇到隊員出狀況,但還是自顧自前進的隊員。因此在登山前,除了自己學習重要的登山知識,也可以在登山前,多和山友爬簡單的山,交流彼此的登山風格!
4. 山下的準備
前面幾點都是講在上山時需要注意的部分,而山下的「留守員」也是登山非常重要的一環!山下一定還要有個隊友,那就是留守員,他必須知道你的行程進度,甚至是位置,幫你留意天氣,幫你求援,這就是所謂的「留守制度」!
登山一定要的留守制度是什麼?
留守制度其實是一種「報平安」的機制,如果山上的人出了什麼狀況,山下必須要有人知道你的路線,不僅可以立即請求救援,把握救援的黃金時機,同時也能安撫山下的家人。
而山上的登山者也能和山下的留守員確認即時的天氣狀況,畢竟山上的天氣變化莫測,此時這種「資訊的交換」顯得非常重要!
那麼山上的人和留守員要如何溝通呢? 隨著科技進步,現在的留守員可以透過手機、無線電、衛星電話等工具,主動確認登山者的軌跡,要求回報位置,監看是否有迷路以及提供天氣資訊等等。
衛星電話及 GPS 衛星通訊器的差別
前面提到留守員可以利用衛星電話、GPS 衛星通訊器等工具,來與登山者通訊,那麼「衛星電話」和「GPS 通訊器」有什麼差別呢?
GPS 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,透過衛星發射訊號給「GPS 通訊器」,並計算衛星之間的距離,來判斷出用戶當下的位置。「接收訊號」這件事情本身是免費的,但如果要「傳送訊號」給其他通訊裝置進行雙向溝通,則需先將訊號傳送至衛星,過程中就會產生費用,「衛星電話」就是這種通訊方式的應用案例之一。
「衛星電話」跟一般的行動電話在功能上沒什麼差異,都可以撥打電話、傳送簡訊、GPS 定位等等,只差在通訊的方式不同。因為衛星訊號涵蓋範圍比一般手機基地台廣,所以被大量運用在軍事、航空上,且衛星電話通常體積較大、較笨重,費率也相對高,為解決這個問題「GPS 衛星通訊器」就誕生了!
「GPS 衛星通訊器」可說是登山必備裝置,一樣是透過衛星收發訊號,具備雙向傳送簡訊功能,且體積更小,更便於登山者攜帶!
例如 2022 年剛推出的 Garmin inReach Mini 2,如果搭配與中華電信合作的「悠遊費率方案」,不僅能夠 24 小時無限次發送位置追蹤點,更可以用較低的費用來收發簡訊。對於留守員而言,使用上也更加便利。例如:在隊員上山前留守員可取得一個監看網址,即時線上追蹤登山者的足跡,若有多個留守員,也非常利於資訊的傳遞;留守員也能透過該網址收發簡訊,與登山者通訊。
衛星通訊器跟對講機的差別
除了登山者與山下留守員的通訊,山上隊員之間的溝通也非常重要。雖然現在智慧型手機已非常普及,但目前高山地區多數地區還是沒有訊號,因此在高山地區使用無線對講機仍是非常普遍的!
對講機是將聲音的訊號,透過天線傳送給另一台對講機的接收器,只要兩台對講機設定在相同頻率上,即可進行對話。不過這種方式容易受限於距離與頻率,在登山時若是隊員走散的距離太遠,則非常有可能無法進行對話。
因應這種狀況,Garmin inReach Mini 2 這款衛星通訊器的「TRACBACK 循跡返航」功能便可幫助迷路的登山者找回原本的路,若是在登山前有透過 Garmin Explore App 提前規劃旅程、存取路線圖,更可避免迷路的狀況發生!
登山時各裝置的功能比較
由於山中經常沒有基地台,導致手機上山後通常會是沒有訊號的狀態,因此像通話、傳簡訊,以及 GPS 功能都無法使用。建議想登山的你還是要攜帶像是衛星通訊器等裝置,才能確保登山安全!
天天租提供款式-Garmin inreach mini 2 衛星通訊器